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-> 通知公告 -> 正文

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关于开展2025年数智课程申报的通知

发布日期:2025-03-21  来源:   点击量:

教字〔2025〕20号

校内各部门:

为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,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,全面提升我校本科课程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,根据《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》(西财行知教〔2024〕42号)文件精神,学校决定开展首批校级数智课程立项建设工作。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:

一、立项数量及类型

2025年我校拟立项20门数智课程(见表1),属于校级课程建设项目。建设经费参考《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办法》(西财行知教〔2024〕1号)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经费标准。

二、申报条件

(一)课程负责人应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,教学能力强,教学改革意识强烈,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,原则上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。

(二)课程建设团队应结构合理、分工明确、素质优良,团队成员不超过5人(含课程负责人)。近两年,课程负责人和教学团队无教学事故和师德师风问题。

(三)每位教师作为课程负责人只能申报1项数智课程项目,作为团队成员参与的项目不得超过2项。

(四)数智课程优先在学校立项的课程群、专业群、创新实验班等项目中遴选。

(五)课程资源的知识产权清晰明确,不侵犯第三方权益。

三、建设任务

(一)课程模块建设

课程模块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模块:课程概述、课程简介、课程设计、教学团队、教学资源、知识模块、实践教学、课程图谱、课程专属大模型、新形态教材(讲义)、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。

(二)课程图谱建设

1.建设完整的课程图谱一般包含课程目标、教学要求、能力图谱、问题图谱、知识图谱、课程思政图谱等维度。原则上单门课程建设知识点不少于80个,考核知识点不少于50个,每个知识点包含知识点画像、知识点学习路径、知识点详细信息,知识点层级应梳理到3至4级。课程知识图谱建设完成后应及时开展教学实践,形成知识图谱应用案例1~2个。同时,应对知识图谱持续建设、不断完善。

2.课程负责人须保证课程知识图谱中提供的MOOC、教材、虚仿、测试等资源均无政治性、科学性错误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问题。重视版权和知识产权问题,构建课程内容所使用的图片、音视频等素材应注明出处。使用的地图须符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》《地图审核管理规定》等法律法规。

(三)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

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,为教师提供更加高效、精准的教学辅助工具,优化教学流程,并促进专业成长;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、个性化的学习体验,全方位提升课程教学质量。包括但不限于:

1.智能助教

利用AI技术提高教学备课效率,如AI辅助教案设计助手、AI出题助手、AI出卷助手、AI问题场景设计助手等。

2.智能伴学

利用AI技术提供伴随式学习,支持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,如智能学伴、智能问答助手、智能视频学习助手、智能写作助手、智能阅读助手、智能资源推荐助手等。

(四)课程应用

1.立项课程力争应用于2025年春季学期,边建设边应用,在实际教学中不断优化完善。

2.建设成效显著的课程,学校优先推荐申报省级、国家级课程。

四、申报流程

(一)数智课程建设周期为2年,建设经费为1万元,专款专用。建设经费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标准按照《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教学建设专项经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(修订)》执行,课程负责人根据建设计划负责经费预算、经费支出的审核等。

(二)各教学单位牵头填报《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数智课程立项申报书》《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2025年数智课程推荐汇总表》(见附件),于4月16日17:00前将申报材料电子版发送至邮箱:417111698@qq.com,纸质版(一式两份)交教务处教学研究中心(行政楼110室),逾期不予受理。

五、其他

(一)教师可自主选择超星、智慧树两个教学平台建设数智课程。

(二)教务处将组织专题培训,指导课程团队开展数智课程建设。

(三)各教学单位应做好本单位数智课程的建设规划,鼓励教师积极投身课程的数字化、智能化资源建设及应用。

(四)原则上应于2026年6月前全部完成课程建设并应用,学校将于2026年下半年组织验收。

联系人:党星 电话:029-62976678

附件:(详见工作群)

1.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数智课程立项申报书

2.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2025年数智课程推荐汇总表

3.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数智课程建设验收标准

教务处

2025年3月21日